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这事儿其实早就埋下伏笔了。
从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母“辽宁舰”服役开始,韩国那边的心态就变了。表面很平静,内心其实早已按捺不住。十几年过去,中国航母一艘接一艘地造,连“无人航母”都搞上了水,日本也悄咪咪把“出云”改成了能起降F-35B的轻航母。
而韩国呢?画了十几年图纸,吵了无数次预算,结果直到2024年才终于拍板:搞一艘“多域无人+有人混合指挥舰”——说白了,就是照着中国的076型来抄。
这次,他们好像是铁了心。
一、从“辽宁舰”入列开始,韩国就没睡过安稳觉
时间得拉回到2012年。
那年我国“辽宁舰”正式服役,虽然只是改装平台,但意义不一样。那是我们第一艘航母,是海军真正迈进远洋的起点。而韩国,当时就有点慌了:邻居家开始玩航母了,我们是不是也得准备点啥?
紧接着几年,我们的航母节奏可以说让人“看着都累”。2019年山东舰入列,2022年福建舰下水,用的是电磁弹射,技术直接跳了一级。到2023年10月,“四川舰”出现——这是一艘具备电磁弹射、可起降无人战机的新型两栖攻击舰,外界普遍称其为“076型”。
这事一出,韩国媒体那边直接炸了。
《韩民族新闻》当时用了“震惊”这个词,他们不是惊讶于我们又下水了一艘大船,而是这艘船“不按套路出牌”。它不是传统航母,而是瞄准未来战争形态——无人化、系统化、智能化。
你说韩国能不急吗?
其实他们早就想搞航母。2019年在防务展上就摆出过一个轻型航母模型,叫CVX,说是3万吨左右,能搭载F-35B。2020年项目正式立项,结果2022年换届后,预算被砍——直接砍没了。
搞了个寂寞。
二、转折点来了:2024年6月,韩国国会突然“变脸”
时间来到2024年6月22日。
这天,韩国国会搞了一场军事战略研讨会,平时不怎么引人注意,但这次不一样。会上,韩国海军正式宣布:将在2030年前建造一艘“多域混合战斗指挥舰”,排水量3万吨起跳,采用电磁弹射,主打舰载无人机。
你没看错,就是电磁弹射+无人战机。这不就是中国076型的思路吗?
更有意思的是,韩华海洋和HD现代重工当天都拿出了自己的设计图。韩华侧重于“模块化指挥作战平台”,现代则干脆提出了4.5万吨“中型无人航母”的构想。两家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F-35B,转向高性能国产无人战斗机。
这时候你就能看出来,韩国是真下决心了。
有媒体甚至直接用了“复刻中国076”的说法。虽然韩国军方嘴上说是“自主设计”,但那舰岛布局、弹射轨道、甚至舰载机部署理念,都和我国“四川舰”如出一辙。
说句实话,模仿不是问题。问题是你有没有能力把这套东西“玩起来”。
三、军方、企业、舆论一搅和,这事就成了
韩国这次突然“转向”,不是拍脑袋决定的,是几股力量合着劲往前推的。
军方是最早着急的。早在2019年,韩国海军内部就一直在推进CVX项目,那会儿是奔着F-35B去的。但政坛不买账,2022年换届直接砍预算,把海军气得够呛。于是他们开始悄悄改方向,2024年上半年提交给国会的报告里,已经明确提到要打造“以电磁弹射和无人舰载机为核心的远海作战平台”。
说白了,就是不指望靠美国F-35B了,打算走自己的无人化路线——当然,这个“自己”,也多少有点“中国的影子”。
企业这边更积极。韩华和现代不是“等着军方下单”,而是自己先画图、做宣传、抢技术。他们知道,只要中国在搞,韩国政府就不敢掉链子。所以他们就提前布局,逼军方和国会跟进。
2024年6月中旬,两家企业几乎同时发布了新舰构想,还都配了电磁弹射和无人机滑轨系统。你敢说这不是在“抢先秀肌肉”?
再说政府和议会。政界其实一直在摇摆:一方面担心预算吃紧,另一方面又怕“被周边甩太远”。尤其是看到中国“四川舰”下水、日本F-35B实装以后,韩国的舆论风向彻底变了。
6月22日那场会议后,《中央日报》直接发文称:“韩国不能再沉默。”有议员干脆在会上放话:“不是想不想的问题,是不能不做。”
这才是导火索。
四、问题也不少,尤其是“软件能力”这块
你以为建个壳子就算完事?
韩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造,而是“造完之后干嘛”。电磁弹射他们没实战经验,无人舰载机也还在实验阶段。2040年前搞出一款能上舰作战的无人机?说实话,够呛。
而且无人作战体系不是单靠一艘舰就能解决的,它背后要的是一整套配套系统——AI指挥、信息融合、舰队协同。这些东西,中国是从2012年“辽宁舰”开始,一步步磨出来的。韩国这边直接跳进“未来战”,缺乏完整链条,风险非常大。
再说战略层面。韩国搞这套东西,是为啥?真的是为了“未来战争”?不见得。更多可能是要在“东亚海军牌桌”上保住个位置。现在中国、日本都坐下了,韩国要是不跟,也就等于自动退出游戏。
韩国这次看起来是动真格了。
他们从2012年眼红到2024年,中间反复拉锯,到现在终于下定决心搞艘“未来舰”出来,方向也基本定了:不靠F-35B,靠国产无人战斗机,不走美日老路,改学中国新招。
但说到底,这是一场“被形势逼出来”的选择,而不是战略自信下的主动转型。
现在他们在图纸上是“复刻”了076,未来真能在海上复刻我们的体系吗?没人敢打包票。
不过这事也说明了一个现实:我国的海军建设,已经走在了让对手“不得不抄”的地步。
这话不夸张,是真实发生的事。
配资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